专本套读报考指南

专本套读:

专本套读是国家教育部为了填补专升本的空缺,弥补更多的专科生本科段学习需要的空白;也为了节约教学资源,节约学习时间而推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即学生在读专科的同时,学习本科段的课程。通过本科课程考试后,专科毕业的同时获得一个高等教育本科文凭。
专本套读也称专本同读,它与专本连读是两种不同教育模式下的专科和本科同时进行学习和考试。自考中只要有一个国家承认的专科证书就可以申请自考本科证书,并未要求该专科证一定是自考专科,可以是其他国民教育系列的证书。

套读方式:
网教专科+自考本科
毕业证书类型:
全国通行的专本套读和普通自考是一种升本的形式,毕业证书是自考委员会盖章,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还有需要明确,通过本科考试全部科目,只能获取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对于规定的学位课必须达到合格的分数,才能获得学位证书。
考试时间:
每年4月、10月第三周周末

 

优势分析:

1.学制短2年至2.5年拿到专科、本科双学历,符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
2.费用低,相比统招本科
3.学历含金量高,专本套读最终拿到的是本科学历,自考学历含金量高,教育部学信网可查。
4.学习压力小,时间较宽松。

了解考试

高考考试介绍

高考(National Matriculation Test),一般指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全称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到目前为止,有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三种形式,一般的“高考”指第一种。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是国家考试之一。是由国家统一组织调度,国家或省专门组织命题,统一时间(部分省市考试科目较多,结束时间较晚些)考试。高考成绩并不影响高中毕业证的发放,但高考成绩直接影响所能进入的大学层次,考上重点大学的核心前提就是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进入什么样的大学至关重要,几乎可以说影响了人的一生。

 

考试时间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高考等级考试一般为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举行,考试设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6个语种,每个语种分为A、B、C三个等级,考试时间均为2小时。

在很多省市,高考每年仅举行一次(近年来部分省市每年举行两次高考,多增加的一次在1月举行,称为春季高考)。旧时高考时间(2003年前)为每年7月,2003年以后,新的高考时间改为每年6月。其统一考试为6月7日、8日。6月7日上午9:00-11:30 考语文;下午15:00-17:00 考数学。6月8日上午9:00-11:30 考综合(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下午15:00-17:00 考外语(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其中英语/日语/俄语有听力考试)。

由于部分省(市、自治区)按新方案实施高考或科目设置不同,高考结束时间不一,黑龙江、辽宁、山东等地于9日上午结束,海南、江苏、青海、新疆于9日下午结束。

 

考试报名

报名时间

高考报名一般在11月至12月进行,各省市具体报名时间不一,考生可登陆当地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报名通知。

报名方法

申请报考普通高等学校的考生原则上在其常住户口所在市、县(市、区)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名。

应届高中毕业生由所在中学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花名册统一办理集体报名手续;非应届高中毕业生到户籍所在市、县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各报名点须严格审查考生届别并分应、历届逐一登记造册备查。

考生报名时须交验户口本、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生证等相关材料。另外,历届高中毕业生还须持高中毕业证书。

艺术、体育类考生文化考试报名办法与文理科相同,体育专业课全省统一考试报名时间另文通知。选报艺术、体育类考生可参加文化课考试和相应专业考试,填报志愿时可以兼报文史或理工类;选报文史或理工类考生不能参加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加试,填报志愿时也不能兼报艺术或体育类。

 

报名条件

(1)考生报名参加高考应具备哪些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普通高考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含应往届)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4.认真阅读并愿意遵守报 考简章及省招委会、高招办颁布实施的其他有关招生管理的政策、规定;

5.报考军队院校的,必须是年龄不超过20周岁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公安院校的,必须是年龄不超过22周岁(1987年9月1日后生);报考公安院校外语专业年龄不超过20周岁(1989年9月1日后生);报考以上院校及专业的考生须未婚;

6.少年班考生报名,须先由招生学校预选、发给考生准考证、明确考试科目、并通告考生所在市、县(区)招考办之后,考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市、县(区)招考办审查合格,可在市招考办指定的地点报名及参加考试。申请报考少年班,必须是极少数智力超常、成绩优异且年龄在15周岁以下的初、高中在校学生(不包括高中应届毕业生)。

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侨民符合普通高考报名条件,持省公安厅填发的“外侨居留证”可以在各市指定地点参加报名。

教育部规定下列人员不得参加普通高考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的在校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成绩查询

高考成绩查询一般从6月下旬开始陆续公布,各地成绩查询时间不同,考生可登陆当地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高考成绩。

 

录取分数线

高考录取分数线一般从6月下旬开始陆续公布,各地分数线公布时间不同,可登陆当地教育考试院网站查看高考录取分数线。

 

志愿填报

一、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方式

我国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方式大致分为三种:高考前的猜分填报志愿,高考后的估分填报志愿和据分填报志愿。分批次填报志愿的,一般是上述某两种的结合使用。

所谓猜分填报志愿,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5月中下旬,即高考还未进行之前,考生只能根据自己的平时学习情况和模考成绩猜测高考分数,据此填报高考志愿。

所谓估分填报志愿,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6月中旬,即高考刚刚结束,但考分究竟是多少还不知道,其他重要信息也不知道,考生只能根据对自己高考成绩的估计来填报志愿。

所谓据分填报志愿(有的地方将其称之为看分填报、出分填报或知分填报),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6月下旬及7月上旬,即高考考试分数已经知道,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及考生的排序位置等重要信息也已经知道,考生可以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填报高考志愿。

二、高考志愿填报的途径

我国高考志愿填报有两种途径:填涂志愿卡(表)和网上填报。从目前来看,网上填报志愿的地方已多于填涂志愿卡(表)的地方;从长远来看,网上填报志愿无疑会全部取代填涂志愿卡(表)。

三、高考志愿的科类

高考志愿主要分为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艺术类四大科类,报考体育类、艺术类的考生可以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有的地方也将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各自作为一类。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根据自己拟参加的专业加试情况确定报考科类。

四、高考志愿的批次

高考志愿通常按录取顺序依次分为:提前批次本科录取院校志愿,自主选拔录取合格考生、艺术特长生及高水平运动员志愿(有的地方没有单列),本科一批次录取院校志愿(有的地方还将本科一批分为A、B类录取院校),本科一批次征集志愿,本科二批次录取院校志愿(有的地方还将本科二批分为A、B类录取院校),本科二批次征集志愿,本科三批次录取院校志愿(有的地方还将本科三批分为A、B类录取院校),本科三批次征集志愿,高职高专提前录取院校志愿,高职高专批次A阶段录取院校志愿,高职高专批次B阶段录取院校志愿,高职高专批次征集志愿等。

五、填报志愿技巧:

1、除了常规的了解一下高校招生录取线、分数外,考生最最重要的问题是认真阅读招生章程。因为招生章程里面很多的细节大家可能容易忽略。作为招生章程来说是高校向社会承诺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如果考生不仔细琢磨的话会出现一些问题。

2、高考志 愿填报没后悔药,被录考生不能退档补录。

高考录取

高考的录取方式多数采用网上录取,对考 生的录取是根据考生的分数及所填报的志愿来进行的。目前所采用的志愿填报方式,将全国的大学分为若干批次,主要有“提前批”(军 事类院校)、“第一批”(重 点大学)、“第二批”(普通本 科大学)、“第三批”(独 立学院和民 办大学),“第四批”(高职高专 学校,即专科)。此外,还有许多高校进行自主招生,但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考,成绩应达到生源所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高考改革方案

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

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

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之前的职业教育只讲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技能需以技术为基础。